当地时间11月7日,南京—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“文化艺术中心”莱比锡举行,为“世界文学之都”与欧洲“音乐之城”架起理解与共创桥梁,推动2025“中国南京周”走向深入。活动中,“共同的遗产 共同的世界”南京明城墙与莱比锡历史建筑主题展同步揭幕,通过实物、影像与对比展陈,生动诠释了东西方古城保护的智慧。
展览现场反响热烈,当地观众对南京明城墙的宏大规模及其背后的东方哲学表达了敬意。一位来自莱比锡大学历史系的学生表示,她被南京城墙的长度和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深深吸引,认为这是与欧洲筑城理念非常不同的“东方智慧”杰作。
此外,当观众发现展出的“城墙古今对比”照片中有不少来自德国摄影师赫达·莫里逊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欧洲留学生时,他们倍感惊喜和亲切。观众普遍认为,无论是南京秉持“修旧如旧”原则守护城墙本色,还是莱比锡以“活态传承”实现城市有机更新,两座城市都用实践共同印证:历史建筑可以与现代城市共生共荣。据悉,本次展览由南京城墙博物馆提供内容支持,活动结束后,该展览将移至莱比锡大学,进行为期一周的持续展出。
面对全球遗产保护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课题,两地进行了深入对话与交流。
交流会特别设置圆桌对话,来自莱比锡巴赫档案馆、格拉西民族学博物馆、莱比锡大学及南京市档案局的专家学者,围绕“全民参与的遗产保护与传承”“音乐之城遇见文学之都”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,在遗产活化、艺术互鉴等领域凝聚共识。
作为国家“文化走出去”战略的生动实践,“中国南京周”自2015年起已联结米兰、伦敦、纽约、巴黎等世界名城,织就多元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网络。
据悉,本届“南京周”系列活动将延续至2026年2月。南京正以一系列贯穿慕尼黑、莱比锡、迪特福特的深度交流,在国际舞台上书写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新篇章。
来源:南京日报